內容簡介
二二八事件是一樁相當複雜的政治事件,一時之間,很難說得清楚,尤其是死亡人數及責任歸屬,眾說紛紜,而作者書中針對事件中確實死亡失蹤人數考證,按數據資料逐一比較;對誰在捕殺台灣菁英,其決策、交辦、執行有一系列佐證資料,並列舉三十九個案例。對菁英為何捕殺的原因,有合理的分析與歸納;追蹤二二八事件後,還有哪些菁英留下來?他們如何逃過此劫?其過程為何?特舉二十一個劫後餘生者的案例分析。如此對整個事件的真相呈現,及台灣史的瞭解,有正面貢獻和助益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曾慶國
法學士、文史作家。著作:《舞獅技藝》:書泉出版社,1997年。榮獲1998年「金鼎獎」優良圖書推薦獎。《三山國王廟》:省文獻會,1999年再校版。《埔心鄉志》:埔心鄉公所,1993年。〈彰化七十二莊〉:台灣文獻,四七卷一期,1996年5月31日。〈彰化縣福佬客〉:客家雜志,九十期,1997年12月1日。《吳郡山租?──吳氏家族結社成村的故事》: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,2006年9月。
譯者介紹
目錄
謝序
自序
第一篇 序幕
一 前言
二 國軍兵力的調動與配置
三 戒嚴與白色恐怖
四 舊台共與地下黨
五 二七部隊與武裝民兵
第二篇 事變經過
六 發生期
七 民變期
八 鎮壓期
九 清鄉期
第三篇 二二八的血與淚
十 死亡人數
十一 誰在捕殺
十二 祕密捕殺
十三 公開捕殺
十四 剷除異己
第四篇 尾聲
十五 劫後餘生(走二二八)
十六 台灣與中國(事變緣由)
表索引
附件索引
各界推薦/推薦序
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的緝煙事件,為什麼叫二二八事件,而不叫二二七事件?
本書作者以民間文史工作者的角度來研究二二八,沒有任何政治的目的及包袱,反而較能忠於歷史的立場,是本書可貴的地方。
-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長 謝英從 專文推薦